国产美妆行业加速洗牌
近年来,国产美妆品牌在加速发展,也在加速洗牌。根据2023年度营收表现,珀莱雅、上海家化、华熙生物以60亿元+营收进入第一梯队,贝泰妮、福瑞达、水羊股份、上美股份以40亿元+营收进入第二梯队。
2024年,营收下滑成为行业主旋律。上海家化、华熙生物、福瑞达业绩均迎来10%以上下滑,而水羊股份净利润下滑超50%。
华熙生物:转型阵痛期
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53.71亿元,同比下降11.61%;净利润暴跌70.59%。其核心消费品业务营收下滑31.62%,品牌升级策略遭遇消费者信任危机。
“崛起即涨价,性价比降低即劝退”成为消费者对华熙生物品牌升级的普遍评价。
上美股份:高增长背后的隐忧
上美股份2024年营收暴涨62.1%至67.92亿元,但存在明显隐患:
- 韩束单一品牌贡献82.3%营收
- 线上收入占比高达90.5%
- 营销费用持续攀升
技术派vs效率派的两难困境
华熙生物坚持技术驱动,研发投入4.6亿元;上美股份侧重营销驱动,研发投入较低。这折射出国产美妆的共同困境:技术长跑需要时间沉淀,但市场留给企业的耐心有限。
随着国际品牌加速本土化,国产美妆若想突破高端市场壁垒,既需构筑技术”护城河”,也要避免陷入”爆款依赖-营销内卷”的恶性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