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》剧照
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邓小平端着一盆蜂窝煤炉上的温水,试好水温给残疾的儿子擦背。而这个时候,中南海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……
以这样一个场景开场,让48集电视连续剧《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》显得别致且有温度。
平民化叙事与历史细节
今年恰逢邓小平诞辰110周年。目前,《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》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。
平民化的叙事方式,加上一些从未在荧屏上披露的历史细节,让业内人士和网友对这部剧纷纷点赞。而收视率的火爆也佐证了这一点——首日收视率高达2.88,第二天平均收视率2.005,创主旋律题材电视剧收视新高。
浙江印记与创作团队
该剧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邓小平故乡、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领导拍摄,北京华影文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和浙江影视集团等联合摄制。浙江广电集团为联合出品方之一,浙江影视集团为联合摄制方之一,而浙江著名作家黄亚洲是该剧编剧之一,所以这部剧有着浓浓的浙江印记。
史料的取舍是门学问
记(以下简称“记”):电视剧一开头就是邓小平给儿子擦身的镜头,这个镜头也感染了很多人,很温情。这个开头是怎么出炉的?
黄(以下简称“黄”):原先的剧本倒不是这么一个开头。开拍之前,吴子牛导演与编剧组同志商量,既然写软禁中的邓小平的艰苦岁月,就应该有这方面的表现,于是就临时设计了这场戏。效果很好。再说,现实生活中,确实是这样的,邓小平的家人也给我们说过。
邓小平过生日,邓家第三代会送他礼物,比如玩具“三只小猪”。我们去邓家的时候,就在邓小平的书房里见到过,邓榕(邓小平三女儿)笑着指点给我们看。
邓榕发话:这就是我们家老爷子
记:写这么重大历史题材的剧,导演组是怎么找到您的?
黄:找到我的倒不是导演组,是中央文献研究室。
约十年前吧,我曾写过电影《邓小平1928》的剧本,上影厂拍的。更早一些,写过电影《开天辟地》,也出现过青年邓小平的镜头,或许是有关部门的同志认为我比较熟悉邓小平史料,是个合适的创作人选,所以就邀请我加入了编剧班子。
审片的时候邓榕代表邓家人发言,开口就说:“看了第一集就感觉,这就是我家老爷子!”
更多精彩内容
在审片的时候,在场的一些80后的年轻编辑们,眼泪流得不比我们少。我当时就感到这部戏肯定也能吸引很多年轻人的眼球。因为,邓小平个人的魅力,是国家的魅力。
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浙江新闻客户端。